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三个有图新闻

三个有图新闻

新时代呼唤新经济统计——“新经济统计论坛”筹备会成功召开

  2020年8月13日,“新经济统计论坛”筹备会在线上召开。本次筹备会由中国统计学会、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北京应用统计学会和北京大数据协会主办,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科评议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承办。

 

 

 

  参加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和承办单位的主要领导有: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许宪春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闾海琪,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统计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余芳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郭建华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金昌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苏为华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长、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房祥忠教授,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敏研究员,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金勇进教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市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高敏雪教授,北京应用统计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崔恒建教授,中国统计学会顾问、北京大数据协会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大数据与统计科学研究院院长纪宏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常务副主任周勇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宋旭光教授,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张宝学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郭建军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杨仲山教授,中国统计学会秘书处处长、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陶然副研究员,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兼高等教育分会秘书长、北京大数据协会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阮敬教授,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程维虎教授,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统计学院副院长李静萍教授,全国青年统计家协会会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主任王汉生教授,全国青年统计家协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冯兴东教授,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朱建平教授,中国商业统计学会秘书长江懿,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市场调查与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米子川教授,北京应用统计学会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任韬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刘扬教授,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教授,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郑明教授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筹备会,对举办新经济统计论坛的意义、目的、形式和论坛启动仪式的议程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形成了共识。筹备会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学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由张宝学教授向参会专家介绍“新经济统计”概念的提出背景和“新经济统计论坛”前期筹备情况。张宝学教授指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统计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同时也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数字经济与智能时代下数据是核心,经济统计是研究和探索经济数据的科学,需要与时俱进。

  此后,各位专家依次发言,阐述了自己对于新经济统计建设的观点和建议:

  

  1.新经济统计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们普遍认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数字化”,数字化所带来的包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社会变化非常巨大,其程度不亚于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发展,对整个统计学科都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经济统计产生了巨大影响,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显著扩大了。与此同时,更多的新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会吸引众多领域的学者加入进来广泛合作,共同攻关,这是学科繁荣的表现。在这个背景下,裹足不前是不行的,需要坚定的走出去。在这一背景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纪宏教授和张宝学教授经过广泛的交流和调研,首次提出了“新经济统计”这一学术概念,初步尝试阐述新经济统计的内涵及外延,讨论了其研究领域,引起广大学者的强烈关注。与会学者表示:“新经济统计”的提出非常有魄力,把握了时代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新经济统计是实施国家战略、推进学科发展的需要

  

  与会专家从实施国家战略、推进学科发展层面对新经济统计进行了广泛讨论。专家们认为:所有学科都需要在在国家战略和世界变革背景下谈发展。当前互联网+、互联互通、大数据战略、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非常清晰,统计学科不能置身之外,其发展必须符合国家战略的要求。同时专家们还注意到,当前“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等国家规划都是从学科门类层次提出的,因此经济统计应该跳出自身二级学科的限制,兼容并包新的思想,新的领域,新的方法,提升自身的学科层次。新经济统计不仅是新的经济统计,而是用更高的视野来看待这个问题。

  

  3.新经济统计面临诸多挑战

  

  与会专家站在学科发展角度,探讨了新经济统计所面临的挑战。专家们认为,在新形势下,经济重心的转移、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统计改革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在新的经济形态下,是要令经济统计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还是要仅仅保护“经济统计”这个名词和其传统领域?新经济统计包括什么,能做些什么?如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定义新的经济统计学?如何应用非传统的技术充实经济统计研究?新经济时代数据生产要素的边界变化和发展,如何核算,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迫在眉睫,也是新经济统计面临的巨大挑战。

  针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与会专家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提升经济统计;第二,要在国家重大问题上不断多出、快出精品成果;第三,要不断创新统计科研机制,建设一流的统计智库;第四,要和政府统计部门广泛合作;第五,要加强国际交流,在国际标准制定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第六,经济统计的学者、博士、硕士们要到实践中去,发现很多书本中看不到的问题。

  

  4.新经济统计应有新的理论、方法、标准和应用领域

  

  专家们进一步从新经济统计的理论、方法、标准、应用领域四个方面具体指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从不同学科层次丰富、完善新经济统计的理论体系;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统计调查方法等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的数据环境;改进产业分类、职业分类等标准,使之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将经济统计的理论与其他新兴学科融合,使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家们还围绕新经济统计论坛启动仪式的议程、论坛开展活动的形式和选题展开了讨论,初步设想是今后每年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新经济统计论坛的系列专题活动,并确定了论坛启动仪式的时间为2020年9月。最后,张宝学教授再次强调了建设新经济统计的重要意义。他总结到:新经济统计与传统经济统计相比存在着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诸多不同,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如何体现“新”,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提炼和总结。新经济统计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作出应有的社会贡献。希望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各学会和高校能持续开展一系列的新经济统计专题活动,将各位专家在会议中提出的问题落到实处,共同建设新经济统计的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时也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在呼唤新经济统计。本次筹备会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取得了一系列共识,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