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5日(周一)15点整,2018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准时开始,会议邀请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同志致辞,并邀请了黄旭华院士、施一公院士和怀进鹏院士作专题报告。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的付金叶、邵梦迪、李同月、刘维佳、韩英、于集轩六位研究生参加会议。
会议由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同志主持,朱之文同志认为: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国家人才竞争的活力源泉,是科学研究的后备军、生力军,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广大研究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致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万钢主席认为:坚定的信仰是中国科学家们奋斗的动力,创新是我们时代重要的精神气质,更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鲜明标识,我们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提高学术道德水平是我们永恒的工作。万钢主席提出了三点建议:1.增强胸怀大局、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2.树立勇立潮头,自强、自信的创新环境;3.锻造恪守道德、严谨求学的学术品格。
黄旭华院士作题为《使命 责任 担当》的专题报告,认为:对于追求卓越的科学历程而言,不论是个人还是物质上的困难都并非真正的困境。于个人而言,对国家的忠诚既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克服个人的困难而达成国家的宏大科学成果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于物质需求而言,不论是过去艰苦的科研环境,还是现在丰富的科技支持,对于努力钻研的科学家而言仅是客观条件,为了承担自己的使命和自认,个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担当,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国争光。
施一公院士作主题为“做诚实的学问 做正直的人”的专题报告,分为五个方面:1.时间上的付出是必须的,刻苦付出才能成为学术上的佼佼者;2.必须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要仔细分析负面实验结果,做科研要做好一直失败,直到找到正确条件、结果的思想准备;3.科研文献和学术讲座的取与舍,研究生要尽量只阅读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同时,科学家要具备独立人格;4.不可触碰的学术道德底线,做学问要诚实,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失误和造假有根本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5.科学上无真理,仅仅是对现实的近似描述,科学也不能搞民主、少数服从多数,同时,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未必高尚。
怀进鹏院士作主题为“追求真理”的专题报告,认为:1.理解科学精神,核心在于实事求是,动力是开阔进取,最主要一点是实证精神,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2.明德楷模,爱国奋斗、忠诚担当,科学家们是共和国的脊梁;3新时代的科学与担当,科学视野决定科学的水平和高度;4.自律是责任的起点,决定了责任的厚度,要具备理性精神,不做假、不偷懒,不做违反科学道德的事情;5.想象力是科学的起点,尊重但不要迷信权威,有梦想才有未来。
此次会议让同学们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克服万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科学家的为学之道、科研历程,也让同学们认识到要在结合爱国主义的前提下通过理解当下科学精神、践行实践的现实科学精神,以及勇于担当的明德科学精神,激励着同学们努力去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科研工作者,努力奋斗。